今天瑞金盛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袁隆平被称作水稻之父,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袁隆平被称作水稻之父,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
袁隆平
被授予这个“
杂交水稻之父
”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他解决了全国23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在那时候,这是人口增口,粮食短缺的时候,袁隆平不辞辛劳,每天都会像一个敬业的农民一样,蹲在耕田的一旁,研究水稻技术,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炎炎,稻田的某一角,都会有一个老人的孜孜不倦的身影,那就是我们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为了全国的人民的温饱问题,他依然踏上了这条伟大的道路。
袁隆平在北京出生,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水稻杂交的创始者,第一人,曾经担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事迹是伟大的,是无可取代的,他一生中所获得的荣誉,证明着个老人是由多专注于他的研究,对岗位是多么的热爱,对国家是多么的忠诚,为我国解决了庞大的温饱问题。
我认为,如果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么有居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粮食就不会充足,我们可能会饿着肚子,国家的发展可能也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说,袁隆平的功绩对全国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足的。
袁隆平老先生除了在杂交水稻上贡献巨大之外,还在天文学领域也有所贡献,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着颗小行星就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除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贡献,他在任职期间贡献也是非常大。
袁隆平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一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袁隆平资料
袁隆平 Yuan Longping (1930.9.7 -) 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的故事
少年袁隆平
袁隆平的童年,处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磨难伴随着他的成长.
袁隆平足迹江西德安。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做过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列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南京政府侨务科长。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故取名二毛。因其属马,大家又称它为小马驹。
童年的小马驹有着很多的调皮故事。在家人眼里,这匹小马驹长的不太顺眼,有时还显得笨手笨脚。要他拿碗,碗被摔坏;要他取杯子,杯子掉地上;穿的长袍不是被扯破就是烧一个窟窿。可是他爱动脑筋,对新奇事物总想体验一下,结果闯了不少的祸。
袁隆平的童年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正践踏中国。他随着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逃难中饱尝艰辛,看到携家带口的人群,目睹横尸遍地的街巷,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磨难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他或多或少懂得了旧中国苦难的原因。激发了他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少年的袁隆平一直学业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喜欢提问。在数学课上,老师讲到:正数相乘得正数,负数相乘也得正数。袁隆平觉得蹊跷。于是他向老师发问:老师,为什么负数乘负数还得正数?在50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和另一为获奖者数学家吴文俊交谈时,袁隆平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清楚。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四年.期间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钟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这无疑养成了他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
博学中学一直强调的是英语的教育,幸好袁隆平童年时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他国文,母亲启蒙了他英文。使他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袁隆平自己说的:“我现在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书本中少年的袁隆平读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接触了他的理论。“当我从只当我知道爱因斯坦这个名字之日时,就非常崇拜他,我崇拜他那超乎寻常的思想方法和大胆创新的胆略”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对袁隆平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袁隆平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在同学中间更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学会了跳踢踏舞,这种爱好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游泳。袁隆平的游泳技术还是在童年时练就的。
那是1937年,他随父母从汉口逃难到湖南省桃源县。在乘船过沅江时,不慎落入滔滔河水幸亏一位船工及时相救,才捡回性命。7岁的他决心向船工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从那时起就苦练游泳,还不到十岁就斗胆去横渡长江,令同学和老师瞠目结舌。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不服气的他,在参赛那天,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他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让他去试一试。结果,他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无一入选。不久在湖北省利的比赛中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隆平很喜欢毛主席的这句诗。无论是在湘辉农校,还是在海南的试验田,还是在研究所里。他都会泅渡沅水、搏击海浪、或者在泳池里一展身手。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塑就了他百折不挠,勇于搏击的个性。
1948年,袁隆平随全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高中毕业,他面临着升大学的选择。父亲劝他报考南京的名牌大学,将来出人头地。袁隆平却另有打算。动荡流离的童年,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天性热爱自然的他立志学农报国。倔强的袁隆平最终说服了家人,1949年他顺利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前身)。
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这一选择使他的人生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中国也因而出现了一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
我眼中的袁隆平
■辛业芸
四年前的一天,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的敬畏感是不言而喻的:袁隆平,这可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呀!谁知只与袁先生交谈了几句,我的情绪便放松了许多,他亲切随和,没有架子,并勉励我好好工作。随着我对他愈是熟悉,我感到其人其事是多么地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从小家境尚可,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一直读书受教育,前后辗转了北京、重庆、武汉、南京。母亲启蒙了他的英语,后上过教会学校,因此会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生长于大城市,偏偏选择了学农、从农。1964年他翻开了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第一页,“文革”中他被险些划为“牛鬼蛇神”,却神奇地由于国家科委一纸公函而免遭批斗……
他是个没有私心的人。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稗”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他将所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十几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还把每年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顾问费用作所长基金,捐资共计近100万元,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具有潜力的年轻人开展项目研究;国际上多家机构和组织高薪聘请他出国工作,可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名和利是包袱。
他是一个时有灵感顿悟的人。他认为: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几乎相等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他善于创造性思维,把握灵感带来的机遇。他研究杂交水稻源自灵感,1961年,他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虽来年把收集的种子种下后结果令人失望,但他却从中悟出了“天然杂交稻”,并认为既然自然界存在,那么靠人工也能培育出杂交稻,从而选定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他又一次用灵感将杂交水稻的选育领进超高产研究的前沿阵地是1997年,他到江苏考察两系杂交稻,在观察一丘亚种间杂交稻时突然灵机一动,梦寐以求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有了!于是,他精心设计出以高冠层、矮穗层、高度抗倒为特点的形态模式,并制定了把优良的株叶形与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机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这一独创性理论对研究工作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现已取得重大进展,选育的苗头组合1999年在江苏、湖南多点示范,其中有14个百亩片和1个千亩片,平均亩产都超过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的产量指标(一季中稻亩产700公斤)。在云南永胜还创造了亩产高达1138公斤纪录。他预计在1-2年内超级杂交稻就能研究成功,
并逐步投入生产应用,这即将为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作出新的贡献。
他是一位乐观开朗、敏捷活跃的人。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不给人刻板学究之感。他风趣幽默,语言生动,今年四月他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他用成语“如虎添翼”形容中国的超级杂交稻,后来外国专家们都兴致勃勃地向他祝酒“tigerwithwings”。他不仅满腹经纶,还有满脑子的故事和笑话,所有的经历与故事一经他叙述,总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所以年轻人爱和他开玩笑,他也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他喜欢音乐,听到好听的歌曲,他便和着唱,高兴起来他还用小提琴拉一曲;他爱看书,喜欢逛书店,最爱买英文
小说,他对天文、地理也兴趣盎然;他还钟爱摩托车,前前后后买了八、九上十部摩托车了,美其名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游泳是他的长项,他在水中速度之快、时间之长,许多年轻人都难以匹敌;有时他下下象棋、打打麻将,以轻松轻松脑筋;他还在单位举行的联欢会表演过踢踏舞……
袁隆平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我心目中可亲可敬。
袁隆平传
瑞金盛留学网
俄罗斯来华留学生伊利娜:我见到了袁隆平院士
《俄罗斯来华留学生伊利娜:我见到了袁隆平院士》新闻由人民日报海外版07月27日报道,liuxue86.com转载。
图为伊利娜(左四)及同学们和袁隆平院士在一起
伊利娜
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一篇课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了中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对于很多中国农民来说,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联产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研发出杂交水稻)。因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0%,而中国当时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大部分老百姓还不能丰衣足食,所以袁隆平的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世纪世界性粮食问题的法宝。西方国家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实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实现了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心目中的袁隆平不仅是一位中国英雄,而且是一位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的成功人士。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有着黝黑皮肤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铁锹,顶着烈日,在实验田中辛勤地忙碌着,汗水一滴滴地从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上滑下来,滴在了身上,掉在了水里,这时慈祥的老人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他看着这片田地,就像看着自己的子女那样亲切。我多么渴望见到这位朴素而又不平凡的老人。
没想到,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们去湖南实习一周,听说有机会能见到袁隆平院士,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终于坐上了去长沙的列车,到达长沙后,虽然我们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也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但我对这些并无兴趣,因为当时我迫切地想见这位科学家。最终,见面被定在了长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我们的车缓缓驶入了研究中心的大院,我高兴地从车上跳了下来,跟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中心大楼。首先,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秘书辛业芸女士向我们介绍了袁隆平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也提了一些问题,问题之一:“袁隆平有什么特点?”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袁隆平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两点: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产量。”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不知是因为天太热,还是我太紧张了,总之我开始不停地出汗。袁隆平在其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脸上的笑容和我想象的一样和蔼可亲。我颤抖着双手将一束美丽的鲜花献给了我心目中期盼已久的大英雄,并代表这次参观的全体学生向他表达了我们的仰慕之情。他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希望通过学习,加深中国和你们国家的交往,增进两国友谊。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好好学习!”由于他工作繁忙,我们的会面只持续了几分钟,但我相信这将使我终身难忘。后来我们还有幸参观了由他亲自监管的实验田,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每株都在茁壮成长。
参观结束后,我怀着不舍的心情走出了实验田,上车之前我悄悄地向着实验田的方向看了一眼,我相信,那些可爱的禾苗一定会在袁老的精心呵护下,结出丰硕的果实。
(本文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俄罗斯留学生)
以上就是瑞金盛留学网整理的袁隆平被称作水稻之父,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瑞金盛留学网。